豐原慈濟宮豐原回憶中的記憶文 文/謝佳展 圖/日淳

隨著慈濟宮媽祖下鄉行已舉辦兩場次後,媽祖每到的地方總是受到許多信徒的熱烈歡迎,下次豐原媽會到訪哪裡呢?以及這些地方有著什麼樣的故事等待我們發掘呢?跟著用心柑仔店的腳步一起出發吧!

豐原慈濟宮

南陽里:消失的豐原神社與傳統產業
全台中市最多學生及班級數的國小就是南陽國小,此所國小的前身為日治時期的「豐原神社」,據說當時豐原神社建址時有特別考慮其風水地理位置,也有高人指出此地為風水寶地。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神社原址遂改為南陽國小校地,而神社中的文物有些已遺失,保存下來的包括鳥居底座(南陽國小校門前)、參道石階、石燈籠2座,其他如日本狛犬、石燈籠等皆保存於大街尾福德祠廟前,想要一覽日式文物及體驗多元文化風格的民眾可以前往觀賞唷!

中陽里:中陽路的鄉野傳說
中陽路是一條很小的巷子, 幾乎只能容納一台車大小的寬度,奇怪的是這條路極為狹小為什麼會被稱為「路」而非「巷」或「街」?這就要從日治時期日本人推行的皇民化運動說起,規定在大日本帝國統治下的台灣人民只要經過神社就必須到神社參拜,因此在現今豐原的南陽國小現址建立了豐原神社,並呼籲經過豐原神社的民眾必須到神社參拜。

不幸的是當時豐原人如要到豐原的信仰中心「慈濟宮」參拜豐原媽祖時一定會經過豐原神社,因為此地是日治時期重要規劃的區域,馬路相對開闊與方便,當豐原居民要到慈濟宮拜拜保平安時不得不經過這日本人所建立的豐原神社,且必須停留參拜。此時另外一條路便應運而生,那就是「中陽路」,它是日治時期豐原少數的道路,居民為了躲避豐原神社強制性的參拜,豐原居民便選擇放棄走會經過豐原神社的道路,改為走中陽路到達慈濟宮。從此以後中陽路就成為豐原早期重要的一條路,在日後也非以巷或街來定義此具有意義的一條道路。

雖說鄉野口傳的故事沒有直接的證據能證明它的真實性,但能讓我們大致上了解豐原人民當時的處境,也為豐原這塊土地增添了許多想像空間。

東陽里:烏牛欄溪、情人谷
在很久以前,葫蘆墩這塊土地上住著許多平埔社群,最著名的有岸裡社、烏牛欄社、阿里史社、樸仔籬社,社群間彼此互相往來。而烏牛欄社的生活領域就包含東陽里,境內有一條河川後人稱之為「烏牛欄溪」,此溪流從新社水井蜿蜒曲流而下,沿著東陽里的東陽路順流至約旱溪西路與旱溪匯合,烏牛欄溪除了提供珍貴的水源之外,在五六零年代更是豐原人出外郊遊野餐的好地方,也是孩子戲水抓魚的聖地,時至今日由於水域不可測之危險性,人們的生活離河川越來越遠,導致對豐原水域的記憶也漸漸消失,但幸運的是在烏牛欄溪的中上游處有一生態園區提供親子活動、學校等生態教育課程,自然生態非常多樣豐富,那就是我們從小玩到大的「烏牛欄生態園區-情人谷」,印象中曾經在那邊舉辦抓泥鰍比賽,讓我們這代的孩子體驗都市無法體會的鄉村樂趣。

另外現在可知「烏牛欄」這詞是從巴宰族語的音譯轉譯過來,但民間也有許多穿鑿附會的說法,觀看現在地圖上的烏牛欄溪流域,可以看到有兩處是屬於非常大的U字形,當地居民便將烏牛欄這詞意會成了「黑牛的生殖器官」的台語,增加了地方對於傳統歷史名稱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