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宮是豐原最早的廟宇,在歲月的推移中,她見證歷史興替與朝代的更迭,也為葫蘆墩的歷史做最佳註解。
本文將嘗試以時間為軸,探討慈濟宮歷史的軌跡。
豐原早期名為葫蘆墩,是因此地最早為平埔族葫蘆墩社所居住,又剛好地形上由大甲溪漂流沙所堆積成三個小土墩,遠處觀看形似葫蘆,漢人移民也以此來稱呼,著名的葫蘆墩圳流。清乾隆中葉有漳州人來此開墾,漢人進入墾拓而逐漸形成街市。
慈濟宮首次登上歷史舞台,是在乾隆42年〈1777〉以「觀音亭」的名稱開始。
與其他古老媽祖廟相似,媽祖的香火由僧人與觀音菩薩信仰一同帶進來,當年廟宇是座北朝南,也就是面向今復興路方向,至於為何會轉向今日坐南朝北?
史料上尚待研究。廟埕前終日唱戲或表演雜耍,可見得當時葫蘆墩熱鬧景象。 乾隆年間的慈濟宮在岸裡社古文書上稱為「觀音亭」。 以目前可以查考的文物為證,最晚到嘉慶六年〈辛酉,1801〉慈濟宮已經正式 登上歷史舞台。慈濟宮有珍藏當年鑄造的香爐一座,上面鑄造著「慈濟宮 天上 聖母」與「嘉慶六年」,鎮廟之寶也是葫蘆墩媽祖源由之鐵證。 嘉慶十九年〈甲戌,1814〉,當年廟方於中元節計舉辦盛大祭典,將所剩下的 款項與先前所剩的節餘款,購置案桌放置於神龕前,於祭祀時擺放供品之用。 案桌的兩旁刻有樂捐商號的名稱,由此觀之,當時的葫蘆墩街已然商業活動發 達,附近庄仔所生產的農產品於此交易。廟宇靠近葫蘆墩圳東汴與墩腳土地公 廟,這一時期可看最早豐原的雛型。 歷史的發展總是有起有落,經過兵燹及祝融之災。從發生於乾隆47年的族群分類械鬥開始,歷經林爽文事件的洗禮,慈濟宮的廟務與信仰圈雖無明顯進展,總能在戰亂頻仍中得到平安。直到咸豐3年〈癸丑,1853〉的某夜,照顧廟宇的僧人不小心引發火災,莊嚴的聖殿從此落寞,斷垣殘壁中僅存香火不斷。所幸同治3年〈甲子,1864〉有善心人士林珠募款整修,始維持廟宇的基本功能。
光緒五年〈己卯,1879〉,神岡社口大夫第主人林振芳發起重建,這次的整建眼光前瞻、規模宏大,建立今日慈濟宮的根基。這一年林振芳先生48歲,慷慨義舉急公好義精神世所景仰,被舉為林家大家長。他於同治初年的戴潮春事件中,率領義軍保護家園受彰化縣令賞識,多次委以襄助重建的重任。光緒五年受命於葫蘆墩街設辦事處,採購修建彰化縣城聖廟〈孔廟〉與八卦山防護城垣,見與本家同姓的媽祖廟破敗,毅然再度發起重建,除神殿與護龍間,他又購置土地讓廟宇更壯麗莊嚴。豐原人為感念他對慈濟宮的貢獻,信徒以徒步方式往社口萬興宮進香促進情誼。
光緒21年〈乙未,1895〉清廷與日本割台議成,台灣淪為殖民地。慈濟宮曾經被當軍隊行營,或是學校教室與師生宿舍,豐原人深感受到屈辱之痛,於大正元年〈壬子,1912〉由林慶連先生向日本總督府申請修繕,歷經六年三任總督始獲得允許。開始於大正6年〈丁巳,1917〉歷經九年時光使得完成。這期間修繕總理張麗俊先生日夜奔波辛苦,將他的生命完全奉獻給這座豐原人的信仰廟宇。
廟宇較整體的完工在昭和8年〈癸酉,1933〉,不巧的是兩年後發生墩仔腳大地震,日本政府想藉機會擴大街道重劃,剛完工的慈濟宮又陷入被拆毀的危機,在張麗俊先生與豐原諸位長老據理力爭中,整座廟宇被保留下來,一段段的艱辛,大時代中的小故事,是先民血與淚的結晶。
以上的資料隱藏在廟中的許多角落,在虔誠禮拜之餘,慈濟宮是豐原發展史的縮影,太多精彩的點點滴滴,等待著我們用心去傾聽。對豐原的愛會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