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岸裡社古文書中稱「觀音亭」,座向為「坐北朝南」,即廟的方向是面向復興路。
2.廟內有清嘉慶六年〈1801〉古香爐,上書寫著「慈濟宮」,證明當時廟的名稱已經確定。
3.清嘉慶十一年〈1806〉廟的主結構完成,供奉天上聖母,葫蘆墩市街更加繁榮昌盛。
4.清嘉慶十九年〈1814〉,葫蘆墩街信徒安置神案桌。
5.清同治十年〈辛未,1871〉,舉人吳子光任筱雲山莊西席,因原居住於苗栗的族人遭官誣陷,吳子光欲前往搭救,臨行前往慈濟宮求靈籤,得媽祖指示終化干戈為玉帛,事後獻「明德馨香」匾額。此為慈濟宮內最早的匾額。
6.清光緒三年〈丁丑,1877〉,丘逢甲前往台南府城應試〈考秀才〉,臨行前由父親丘龍章帶他來慈濟宮膜拜,果真金榜題名。乙未割台,丘逢甲倡議組台灣民主國抗日,曾在慈濟宮廟埕誓師出發。
7.清光緒五年己卯〈1879〉,社口林振芳以慈濟宮年久失修有傾毀之餘,發起重修之議。當時富戶紀春榷,獻出廟前廣場土地,另有陳、王二姓共同獻地,廟基由此肇始。故可以合理推測,廟宇的坐向由原來「坐北朝南」,改為今日的「坐南朝北」。
8.清光緒二十一年〈乙未,1895〉,馬關條約後,慈濟宮被充作校舍,香火中歇。
9.大正元年〈民國元年壬子,1912〉,仕紳倡議修繕,公推林慶連先生總代申請,歷經日本三任總督三回許可,於大正六年〈丁巳,1917〉開始重修。公推選張麗俊先生為修繕總理,林柏璿先生擔任評議委員。
10.大正十四年〈民國十四年,乙丑,1925〉,工事完竣,恭請神尊舉行安座大典,自始至終星霜九載,龍柱、石獅、石壁雕刻、花鳥柱、羅漢柱都完成於此時。
11.民國三十八年,民國五十四年均有整建修繕,並舉行建醮祭典。
12.民國六十二年,興建五層「慈濟大樓」,一樓為商場,此為廟東夜市之濫觴。
13.民國六十三年,後殿丹墀增建山景水池,兩側廊殿一對辛阿救司書卷竹節窗,分別書有「聽松風」、「觀水月」,格外雅緻。
14.民國六十四年,增建仿北京故宮天安門護衛銅鑄獅子一對,鎮守廟口。
15.民國六十八年,成立慈濟宮附設圖書館,館藏書籍豐富。
16.民國七十三年,增建廟口大牌樓,並舉辦祈福建醮大典。
自民國七十三年後,管理委員會的竭盡心力奉獻,慈濟宮的廟務走向制度化,管理委員會及地方仕紳,約定以二十年為度,舉辨祈安三獻醮大典,並向天上聖母及天上眾神稟告,豐原人如何守護地方信仰中心,遵照媽祖慈愛世人神庥廣被的教化,葫蘆墩的未來更加興盛繁榮。
17.民國七十五年,興建文化大樓與比鄰之慈濟大樓協調運作 , 並遷圖書館於文 化大樓地下室。
18.民國七十七年二月,文化大樓竣工啟用。
19.民國八十七年,重修觀音殿,屋簷剪黏、殿內樑椼彩繪均仿舊制重修。
20.民國八十八年,整地承建慈濟公園 ( 媽祖紀念公園 ); 於民國八十九年完成。
21.民國八十九年,正殿、三川屋頂翻修及進行剪黏翻新工程。
22.民國九十二年桐月,聖母殿、觀音殿兩側壁磚由方型磁磚改貼石堵雕刻。
23.民國九十四年,正式成立直屬護駕團。
24.民國九十四年,正式成立哨角隊。
25.民國一O四年,太歲殿與西秦王爺殿設置安金神案供桌。
26.民國111年 國曆元月二十日虎爺新居落成,於農曆六月初四日良辰吉日 豐原慈濟宮月老星君入火安座,本年度並特邀主唱者金曲歌后張秀卿蒞臨聖吟「豐原慈濟宮」首例宮歌發表會讚揚。
27.民國112年 本宮榮獲內政部頒定112年宗教公益獎殊榮(興辦社會公益事務績優宗教團體),前往大陸湄洲島謁祖祈福同時前往泰國南瑤媽祖宮和祥巡安祈福,前期南瑤媽祖宮於本宮分靈天上聖母及關聖帝君至泰國南瑤媽祖宮安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