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慈濟宮圳水豐情—豐原高中獲教育部「美感生活學習地圖」全國特優金質獎 文/豐原高中:紀宜苹老師

豐原慈濟宮

起心動念

108課綱實施後,本校校定必修〈豐原學〉,由社會、國文、藝術三科老師跨域設計在地課程,由走讀校園起始,帶入豐原產業介紹,包括木業、漆藝、糕餅、慈濟宮廟宇建築楹聯等,希望能讓豐原的學子,對所處的土地有更多的認識和理解,但授課過程中,卻發現如何轉譯生硬的文史知識,讓學生對「豐原」以及陌生的在地文化產生興趣,實為一大挑戰。

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如何透過跨域合作,規劃連續性的實作、踏查與工作坊,帶學生走出課室、認識校園,進而與社區和周遭環境對話,察覺感知生活美感、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再引導孩子運用詩歌與編織結合的形式,進行紀錄、創作與發聲,自主性地建立自我與土地的連結,這樣只有一股傻勁的起心動念,讓我們與孩子們,開始了一場和葫蘆墩圳相遇、相知、相惜的深情之旅。

一蓑煙雨任平生

計畫執行的初始,便遇上疫情再起,原本將與齊柏林故事館「映河」特展合作的課程,只能緊急喊停,還碰上中部冬日裡反常的連日驟雨,直到戶外踏查的前一晚,雨勢依舊,令人不免擔憂計畫能否順利執行?

在大雨中,我們出發了,也因此意外地和孩子們一起經歷了蘇東坡〈定風波〉裡「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境界。看著豐中的孩子們,這麼近距離地走在水圳邊,用好奇的眼欣賞著土地的每一種姿態:一灘雨後的積水裡,若有似無的倒影;冬末水岸邊滿地落葉的繽紛顏彩;一道陰雨中奇蹟似的陽光......通通都在孩子的深情注視裡有了故事,也發了光。土地、歷史與生命的連接,竟如此自然而然地生發、相繫。這是一堂土地教會我們的課——無畏風雨的豁然。

豐原慈濟宮

回望「源」頭後,「緣」起不滅

課程開始後,陸續收到許多心得回饋,有孩子返家後和父母分享踏查中的所見所感,或許是太過日常,已經在地生活二、三十年的父母,竟不曾發現過這些每天出現在生活周遭的地景歷史,透過孩子,他們第一次得以看見認識腳下的土地,更對孩子參與活動給予正向鼓勵。許多豐原在地的孩子說,在此之前從未發現豐原無所不在的圳流,更不知曉這些圳水是如此重要,甚至是灌溉北台中的源頭,也隨之開始思考,近幾年豐原在地積極推動水圳掀蓋的意義......。

這些原該與孩子親近,卻近乎平行的陌生,在計畫執行的過程中,慢慢回到他們的生活裡,更漸漸地變成一件重要的事。孩子們嘗試將走讀中的所獲所感,化作筆下文字,為葫蘆墩圳寫詩。從詩的發想、構思,到著筆寫作,不厭其煩地一次次修改詞句內容,甚至犧牲午休,不斷地重製藍晒詩卡,只希望陽光曬出來的顏色和圖像,能夠更符合心中這條圳水的模樣。

還有一群孩子,利用自己的課餘時間,以葫蘆墩圳為題,創作了主題曲〈印象葫蘆墩圳〉,歷經無數次的反覆練習,只為好好地為豐原土地唱一首歌;另一群孩子,則是自願擔任活動記者,撰寫紀錄報導,希望我們一路前行的美好故事,能被更多人看見。這些自發性的心意,都是回望源頭後,最美的緣起不滅。

從「無感」到「吾感」

踏出校園,陪伴孩子走近這條潺潺流動了三百年的水圳,從「無感」到「吾感」,孩子們有了自己與土地的故事,美麗的心意和感受,在文字間流動。仔細閱讀,每一則詩篇面貌各異,但都是真真切切,孩子走近、觀看這片土地的視角,行句之間更含藏了每個創作者從陌生到親近的心意與故事。

這一年來,豐中的孩子,結合編織、攝影、藍晒、詩作、詞曲、影片等跨領域跨媒材,重新轉譯葫蘆墩圳的歷史。從起心動念走到今天,歷經了許多難以言說的困難與辛苦,能在全國國中、小及高中,不分階段的激烈競爭中,得到教育部「美感生活學習地圖」特優金質獎,是無比珍貴的肯定。更希望這個獎項會是最好的橋樑,讓豐中默默努力的孩子,以及豐原在地珍貴的水圳文化,有更多機會走出去,分享給更多人聽見、看見。

終曲後的再出發

獲獎對整個團隊而言是一份意外的禮物,但不是終曲。計畫的核心意義,是想為孩子及在地文化創造一個舞台,慢慢改變豐原高中在孩子以及社區的印象,進而從心認同。因此於校內「圳水豐情」特展結束後,我們便投入規劃校外展出的相關事宜。九月二十四日開始,我們將在豐原漆藝館二樓,展出這次獲獎的詩卡創作,並媒合在地場館,於展覽期間辦理詩歌分享會,希望能將孩子與在地文化激盪出的感動與獲獎的喜悅,分享給更多關心我們,關心在地的大眾,誠摯邀請各界蒞臨指導。相關展覽及活動資訊,都將刊載於「豐中文學藝遊趣」粉絲頁,歡迎搜尋關注。

最後,再次謝謝在我們只有一股傻勁,卻不知道能走到哪裡時,給我們幫助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