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哨角聲起,告知眾人媽祖神轎到了。圖2:哨角迎轎入廟。圖3:日月傘。
豐原慈濟宮,主祀天上聖母娘娘,提供了廣大信眾的心靈寄託,與之相伴而生的商圈更直接取名為『廟東夜市』,無異是豐原最醒目的地標。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慈濟宮直屬慈明團,如果說神將是媽祖的開路先鋒,那麼哨角團和護駕團肯定就是貼身隨扈了。
每二十年由慈濟宮舉辦一次的慶成祈安三獻醮,是豐原地方的大事,民國九十三年三獻醮期間,共同籌辦的十五位值年爐主,培養了好感情和默契,隔年由祭祀組長凃鎮超,召集各位正副爐主,在民國九十四年正月正式組成哨角團,爐主夫人及女兒則組成『花鼓隊』。
哨角團創立之初,吹奏的哨角、團服以及團褲,由團員共同出資購買。團員們也利用每天晚上下班時間,在慈濟宮廟埕進行訓練。因為哨角沒有音階孔,能發出聲音只是第一道關卡,要吹奏出高、中、低三種音高,就需要長時間的練習了,因而委由吳文田老師指導,在不間斷的練習三個多月後,終於趕在該年的媽祖聖誕日正式登場,吹出媽祖神駕最莊嚴的氛圍。
哨角團出陣的搭配,一般來說是八到十六名的哨角手搭配一位鑼手,人數眾多的哨角手要吹出整齊劃一的哨角聲,需要大家持續練習和默契,何時要吹奏則由鑼手負責指揮。平常行進時,由鑼手規律的一聲一聲敲打,舉凡遇到十字路口、橋樑、大小廟宇、神尊起落及神轎啟動等時候,鑼手就會以『鏘~鏘鏘~』告訴團員做好預備,隨即將手舉起請大家開始吹奏,十幾支整齊劃一的哨角聲,以低、高、中音的吹奏,除了威武響亮外,也告訴各位有形無形眾生,媽祖神轎到了,請準備迎接或盡快離開。當遇上喪事中的民家,哨角團更會偃旗息鼓,站在神轎兩側一同快步經過,稱為『哨角護轎』,更為彰顯神聖慈悲為懷的情操。
圖1:鑼手是相當重要的指揮官,是否吹奏都由他指揮。圖2:鞭炮紅地毯上威儀的媽祖神轎。圖3:裝上輪子方便長途跋涉的神轎。圖4:每年的媽祖聖誕遶境,各大路口街道都不乏稜轎腳的信眾。
哨角團以音聲告訴眾生神轎到來,護駕團則是以自己的腳代替媽祖婆下鄉、遶境、進香,兩者無疑是媽祖娘娘最親近的隨扈。
民國80年代中期,媽祖出巡時,乘坐的神轎是由地方人士、交通大隊及義消等十方信眾自願擔任,但因人員較難掌握,後才由現任副主委郭銘勳、祭祀組長詹益松、魏錦生等人成立護駕團,由鍾良貴先生擔任團長,逐步招收人馬擴大規模,才成為現今70餘人的大團。
慈濟宮媽祖婆出門乘坐的是八人抬的神轎、並由二人執持日月扇、二人敲鑼以及轎前的涼傘一人,因為出動一頂神轎需要十三人共同配合,因此團員間的默契就更顯重要了,為了團隊默契和整齊度能配合,每次出陣前一定會安排團練,避免不熟悉的人員之間的不適應,護駕團要求每位團員十次活動需要有七次出席,出陣前需吃全素,出陣期間禁止抽菸、嚼檳榔和喝酒,扛轎者在神轎上肩後,禁止一切飲食等規定,來培養大家為神服務的決心,雖然嚴苛到不近乎人情,但是當我們整齊莊重了,我們尊重了自己的身份和工作,信徒自然就能心生敬仰,也更襯托出媽祖母儀。也正是如此,每年的媽祖聖誕遶境,各大路口街道都不乏稜轎腳的信眾;慈濟宮各團隊也不乏媽祖神威靈感的故事,護駕團就有團員向媽祖娘娘和註生娘娘求子,並入團為媽祖娘娘腳力,最終喜獲麟兒。因此無給職的每位團員能盡心盡力服務,其來有自,這也正是信仰引人入勝的地方。(文中照片由林正忠、陳鉦坤提供)